心理衛教文章

身為精神科醫師,診間常有別科看不好,被建議轉過來的病人,他們常問,我是不是心理有問題?個性有問題?其實這不是一個像心肌梗塞,醫生可以把血管打通,或得了癌症,醫生可以把腫瘤切除的「問題點」,而是在每天生活的身心互動過程中,累積出的惡性循環。

許多朋友是為了多元的治療方法來到振芝,然而留下最深刻的印象,是一種被呵護,被照顧的歸屬感。

心理現象對於不曾花時間熟悉它的大部分人而言,是神秘、難以捉摸且難以理解的。大多時候,我們對自己是不甚了解的,我們常為自己的內在衝動所驅使。例如,今天我們看這個人覺得很討厭,我們就非得找出這個人可能具有某些讓我們很討厭的東西,即使是缺乏證據的隨意猜測聯想,我們也認為很可能是真的,但事實可能是我們連續幾天沒睡好,心情很煩躁,讓我們看很多東西都不順眼。所以,對於不了解其中緣由的人,很可能從睡眠問題,衍生出人際問題。

近年來,台灣民眾對精神科(身心科)的接受度已經提升不少,但仍有不少人因為「不了解」或「誤解」遲遲不敢至精神科就診,以下整理了五大迷思,希望能化解一點您的疑慮:

來身心科求助的患者中,有不少人並不是為了處理精神疾病或心理困擾,反而是種種難纏又找不出原因的身體毛病,例如心悸,胸悶,腸胃不適,頻尿,四肢無力,手抖,結巴等五花八門的症狀。許多人看遍內外科,做了各種檢查與治療,無奈效果有限,卻在就診後身心科後大有改善。他們常感嘆:「如果早一點來看就好了,不會折騰這麼久!」

更多心理諮商相關知識,歡迎至振芝醫療網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