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TM經顱磁治療對憂鬱症有用嗎?會痛嗎?醫師說明6個優點&效果!

2021-09-13

TMS作為國內新興的憂鬱症療法,其療效與副作用一直是民眾深切關心的問題

作者:邱韻芝 醫師

rTMS全名為「重複性跨顱磁刺激」治療(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, rTMS,可簡稱TMS)。1982年在美國開始發展,一開始用來研究大腦功能及精神疾病的診斷和治療,2008年美國FDA核准用於治療憂鬱症,12年來累積了豐富的病例資料。台灣在2018年4月經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核准通過TMS使用,為國人帶來新的治療選擇。

rTMS治療原理:如何改善憂鬱症

rTMS治療時,會將線圈置於要治療之腦區的對應頭部位置,線圈會產生暫時性的強力磁場,引發腦細胞之間的電流傳遞,調節大腦中的神經突觸活動,刺激大腦主管情緒區域皮質神經元,活化原本功能低下的區域,而達到改善憂鬱效果。

國際重量級期刊 JAMA 2019年發表的研究發現,相較於健康個案,憂鬱症個案的腦會自動挑起負面情緒調節的神經迴路,影像上顯示背後側前額葉(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)和膝下扣帶迴(subgenual cingulate cortex)過度連結,而膝下扣帶迴活化的程度,顯著和治療前憂鬱症狀嚴重度相關,顯示邊緣皮質對於情緒調節的功能失靈。

看更多
重複經顱磁刺激治療(rTMS)可以減少恐懼反應

TMS透過增強背側前額葉活性,恢復它的調控功能,並抑制膝下扣帶迴的活性,弱化憂鬱的神經迴路,來改善症狀。TMS治療之後,這個過度連結減弱的程度和憂鬱症狀的改善程度顯著相關。

相對於藥物是長時間作用在全身,調節神經傳導物質,rTMS 是短時間作用在大腦局部,調節神經電生理活性,故副作用少,對憂鬱症造成的思考遲鈍,動力減退,自殺意念等症狀,治療效果好,速度又較快。

rTMS治療的優點:

1.不用經過談話、藥物,無侵入性

2.不須麻醉,不須經電療引發全身放電

3.可針對症狀,刺激大腦不同的部位

4.不會造成認知功能影響,可促進認知功能的改善

5.副作用比藥物少

6.治療後可立即恢復日常活動

rTMS對憂鬱症的治療效果

實證效果

臨床上約有4成的憂鬱症患者,經兩階段足夠劑量、足夠時間的抗鬱劑治療,仍無法有效緩解,或復發後藥物效果越來越差者,定義為「難治型憂鬱症」。這些患者接受20-30次TMS後約有30-40%可痊癒,比起藥物只有6-10%的成功率,提升約4倍。2012年發表的美國42個TMS中心,共307位個案的研究統計,重度憂鬱症患者接受急性期TMS治療後,6成個案達症狀改善,約4成個案達症狀消除

影響療效的因子

1.過往對其他治療的反應

2.症狀持續時間

3.是否合併焦慮及精神病症狀

治療次數要打幾次?

根據 2017 年發表於 European Psychiatry 的統合分析,治療效果隨次數增加越來越好,進行一週5次的治療平均讓憂鬱分數減少 0.43 個標準差,而當進行到 20 次治療,憂鬱分數平均減少了 2.74 個標準差。故建議進行四週 20 次以上,治療效果最佳。

效果維持多久?

研究追蹤難治型憂鬱成人個案在急性期TMS治療後一年,約有7成個案維持穩定的緩解狀態,約有3-4成個案在一年內還需要接受TMS補強治療。

預防復發的重要性

因憂鬱症復發的次數越多,大腦特定區域的體積會縮小,腦力及情緒調節功能會逐漸衰退,故急性期治療結束後,須有維持性的治療,如藥物、心理治療、生活型態改變或rTMS。

rTMS如何預防復發

維持治療的研究發現,每個月一次補強,或者每週一次至少維持兩個禮拜,加上每兩週一次維持兩個月,比沒有補強治療的預防復發效果顯著較佳。

(延伸閱讀:我的rTMS療程完成了,下一步呢?)

rTMS的副作用

1.暫時性頭痛、刺激處局部頭皮不適,可能到附近的眼耳鼻下巴,刺激到表淺的神經造成肌肉收縮。

  • 可在治療前或後用口服止痛藥,或治療前30分鐘在刺激處塗抹止痛藥膏。
  • 降低TMS的強度可減少不適,但須評估對療效的影響。

2.治療早期可能有治療後的頭痛,適應後會降低,且和治療效果無關。

3.不論是否有偏頭痛病史,rTMS都不會增加偏頭痛風險。

4.在安全範圍內施打,不會對腦組織有病理性傷害。

癲癇風險

1.rTMS引發癲癇的機率為3/10000

2.以下癲癇的高風險族群須經醫師謹慎評估方可施行

  • 有癲癇病史
  • 酒精成癮
  • 有服易誘發癲癇的藥物或有神經疾病、腦部創傷史
  • 有電子耳、心律節律器等金屬植入物,會因為高磁場造成金屬植入物失效或誘發癲癇

(延伸閱讀:什麼是rTMS經顱磁治療?會有副作用嗎?)

參考資料:

  1. Carpenter LL, Janicak PG, Aaronson ST, et al.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(TMS) for major depression: A multisite, naturalistic, observational study of acute treatment outcomes in clinical practice. Depression and Anxiety. 2012;29(7):587-96.
  2. Association of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Treatment With Subgenual Cingulate Hyperactivity in Patients With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: A Secondary Analysis of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. JAMA Netw Open. 2019 Jun 5;2(6)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