葉若玫 諮商心理師

專業證照:
- 中華民國諮商心理師(諮心字第005966 號)
學歷
- 臺北市立大學 心理與諮商學系 碩士
- 臺灣師範大學 教育學系 學士
現職
- 綻芯諮商所 專任心理諮商師
- 振芝沃本大腦保健中心 專員
經歷
- 真理大學 全職實習諮商心理師
- 城男舊事心驛站 兼職實習諮商心理師
- 國語實驗小學 兼職課後班老師
- 臺北市立大學 新手父母親職效能感科技部計畫 研究助理
專長
- 出社會後面臨的職場壓力調適(加班、轉職、失業、待業)
工作佔了一個人生活很大的部分,如果工作壓力過大可能導致焦慮或憂鬱等情緒困擾,另外也可能出現生理問題,頭痛、心悸或失眠等。此外,失業及待業期間,可能擔心找不到適合的工作,或被經濟壓力壓到喘不過氣,這些困難與無助,可以在諮商中跟諮商師談談,共同面對並走過當下的生涯困境。
- 釐清人生道路的迷惘與困難(升學、轉學、畢業、生命的意義)
在生命的許多階段,我們可能會有找不到方向與目標的感受,感到迷惘、無助或焦慮,對科系或未來出路的感到苦惱,或是不知道為什麼自己在這裡,自己苦苦追尋的究竟是什麼? 有這些感受和懷疑都是很正常的,不必一個人面對,可以找諮商師聊聊自己的想法與感受,經過一段時間的探索與釐清,我們將能逐漸看清未來的道路。
- 生活中的人際關係問題(衝突不斷、霸凌、關係疏離)
在學校、職場與各類社交場合中,都離不開人與人之間的相處。原先深厚的友誼也可能因誤會而衝突不斷,或回想到小時候總被同學欺負,甚至演變成長期的霸凌,師長處理也無法改善。這些當下或過去的人際關係所帶來的傷害,都需要好好被承接,在諮商安全的環境中,透過覺察與探索等方式,逐漸找回人際關係的平衡。
- 創傷的身心復原與重建(性騷擾、家暴、霸凌)
一個人受過的創傷通常會在我們的身體與心理留下印記,當腦海中反覆浮現受創的畫面,像是被偷拍、毆打、咒罵、諷刺等場景,感到心跳加速,喘不過氣,或是經常做相似的惡夢,經常陷入憂鬱與焦慮的情緒中,都是創傷後的身心症狀,需要在安全的環境下,才能好好整理受傷的經驗,重建自身的力量,讓身心找回安全與平靜的感覺,幫助我們從創傷中復原。
- 原生家庭或家族的困境(親子關係、手足關係、家族失和)
家庭是一個人成長的起點,我們與父母或重要他人的關係,將影響個人情緒表達方式、思考模式、價值觀等部分,有時候還需要因此家庭所涉及的問題通常相當複雜,且糾結,可以透過諮商進一步覺察與梳理,在個人發展與家庭關係之中找到舒適的位置。
- 生命中重要的親密關係(伴侶、婚姻)
另一伴是我們長大成人後,最重要的親密關係之一,在一段感情中我們可能會因為自己或對方,而感到失望、傷心等情緒,或是反覆溝通同樣的問題,卻沒有解決的一天,這些情緒都需要被好好承接,在諮商師的陪伴下,覺察自己在這段關係中的狀態,對另一伴有什麼樣的期待,幫助自己重新調整彼此相處的方式,找到雙方對關係的共識與更好的狀態。
治療風格與取向
- 以人為本,重視經驗,主要以心理劇治療(Psychodrama),以及認知行為治療(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, CBT)之技巧與理論進行治療。
心理師想與你說:
看到這裡的你,也許真的過的有些辛苦,我知道人生有時候確實很不容易。有些時候順心如意,做什麼事都順風順水,身心狀態非常愉悅平和;但也有些時候,感到煩躁、糾結、鬱悶…等,許多事情的結果都不如預期,面對難以解決的問題,理智上知道要放下,但心裡就是放不下。每當這樣困頓的時刻,其實都是我們面對真實的契機,而我願意跟你一起面對那個困頓但真實的時刻,儘管面對陌生人也不容易,但你可以跟隨自己的步調,在諮商中不疾不徐地說出你的想法與感受,我也會跟隨你的狀態,好好的承接你,在旁邊幫助你,我們將共同走向你的安適之地。